
如何破解行測資料分析??碱}型
方法在手,行測資料分析隔年增長不用愁
在行測考試中,考生大都會認為資料分析比較簡單,但是卻很難拿到高分,那么問題出在哪里了呢?可能有些同學是對公式不會用,或者是沒記住公式,或者時間不夠用,計算有誤等。那么,針對公式不會用以及計算的問題,今天就給各位考生來說一下資料分析中隔年增長的相關公式的計算,希望大家通過本次的講解,不僅可以掌握一定的估算技巧,而且在考試過程中,面對隔年增長的相關問題,能夠快速正確地選出選項。
在隔年增長問題中關鍵就是要掌握隔年增長率的公式:以及估算技巧,接下來就通過幾個例題的形式呈現給大家。
例1
2018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684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增幅同比提高1.9個百分點。具體來看,第一產業(yè)用電量72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8%;第二產業(yè)用電量4723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2%;第三產業(yè)用電量1080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7%;城鄉(xiāng)居民生活用電量968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4%。
問題:2018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較2016年增加了約:( )
A.13.7%B.15.7%C.14.9%D.15.1%
【答案】B【解析】分析問題問的是2018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較2016年增加的增長率,中間隔了2017年,判斷考點為求隔年增長率;材料給出2018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684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增幅同比提高1.9個百分點,相當于已知2018年的增長率8.5%,即現期增長率為8.5%;2018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684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增幅同比提高1.9個百分點,即2018年增長率比2017年增長率高1.9個百分點,則2017年增長率為8.5%-1.9%=6.6%,所以隔年增長率q=8.5%+6.6%+8.5×6.6%,可以看出加和部分等于15.1%,結果要大于15.1%,選擇B。
例2
2016年1-4月,我國全社會用電量1809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9%。從不同產業(yè)看,第一產業(yè)用電量27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1%;第二產業(yè)用電量1259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2%;第三產業(yè)用電量251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1個百分點;城鄉(xiāng)居民生活用電量271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5.4個百分點。
問題:與2014年同期相比,2016年1-4月第三產業(yè)用電量上升了約:( )
A.15%B.19%C.23%D.27%
【答案】B【解析】題干求的是2016年1-4月較2014年同期第三產業(yè)用電量的增長率,中間隔了2015年同期,判斷考點為求隔年增長率,由材料“第三產業(yè)用電量251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1個百分點”可得:2016年1-4月,第三產業(yè)用電量的增長率10%,2015年1-4月,第三產業(yè)用電量的增長率q=10%-2.1%=7.9%,所以隔年增長率q=10%+7.9%+10%×7.9%,可以得到加和部分等于17.9%,結果大于17.9%。首先排除A選項。簡單計算10%×7.9%=0.79%,所以隔年增長率=17.9%+0.79%=18.69%,約等于19%,選B。
通過上面例題的講解,相信同學們對隔年增長有了一定的掌握。
行測資料分析算的慢怎么辦
眾所周知,計算能力是影響行測資料分析做題速度的因素之一。很多考生反映資料分析數字大,算起來比較浪費時間?,F在就為大家提供一種計算方法,可以幫助大家將復雜的乘除運算轉化為比較簡單的乘除運算,從而提高計算的速度,它就是特征數字法。
特征數字法的含義
利用百分數和分數之間的轉化,將百分數近似轉化為一些特定分數,從而達到簡化計算的目的,該方法稱為特征數字法。例如在式子49563×33.2%中,我們可將33.2%轉化為,從而進行后續(xù)的一系列計算。這樣的話,我們就把一個多位數乘以一個多位數就轉化成了一個多位數除以一位數。當然大家也發(fā)現,如果想要熟練掌握好這個計算方法,就需要知道百分數與一些分數之間的轉化。接下來,幫助大家整理了一些常見百分數與分數之間的轉化,需要大家熟記。
常用百分數與分數的轉化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練習一下。
鞏固練習
例題1
2020年1-2月,我國企業(yè)對“一帶一路”沿線的48個國家有新增投資,合計27.2億美元,同比增長18.3%。在“一帶一路”沿線的59個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153.6億美元,同比增長25.6%,完成營業(yè)額91.4億美元。
問題:2020年1-2月,我國企業(yè)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同比增量超過30億美元。(判斷正誤)
【答案】正確【解析】根據材料可知,2020年1-2月,我國企業(yè)在“一帶一路”沿線的59個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153.6億美元,同比增長25.6%。已知現期值和增長率,根據所學公式,代入數據可以得到
正確。
例題2
截至2014年12月底,全國實有各類市場主體6932.22萬戶,比上年末增長14.35%,增速較上年同期增加4.02個百分點;注冊資本(金)129.23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7.70%。其中,企業(yè)1819.28萬戶,個體工商戶4984.06萬戶,農民專業(yè)合作社128.88萬戶。
問題: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國實有各類市場主體戶數最接近以下哪個數字?( )
A.5100萬B.4500萬C.6100萬D.5500萬
【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截至2014年12月底,全國實有各類市場主體6932.22萬戶,比上年末增長14.35%,增速較上年同期增加4.02個百分點,則2013年12月全國實有各類市場主體戶數同比增長14.35%-4.02%=10.33%,則2014年12月比2012年12月增長14.35%+10.33%+14.35%×10.33%≈14.35%+10.33%+14%×10%=24.68%+1.4%=26.08%,所求為最接近的是D項。
通過講解,相信大家對于利用特征數字法進行計算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要想熟悉掌握這個方法還需要大家下去認真練習,熟能生巧。
行測資料分析增長量增長率,不要傻傻分不清楚
行測考試中,資料分析這一部分可以說是大家非常重視的一個部分,我們通過學習可以快速地提高自己的準確率。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具備以下四點能力:審題能力、數據查找能力、列式能力以及速算能力。這里之所以把審題能力放在首位,是因為它還是比較重要的,如果我們不知道一道題目在考查什么,判定不出考點,也很難列出式子進行計算。那么在判定考點中,就會有同學常常分不清楚這道題到底在考增長量還是增量率,今天就來說一說差別。
例1
問題:2008~2011年,低收入戶人均純收入與上年相比增長最快的年份是:( )
A.2008年B.2009年C.2010年D.2011年
【答案】C【解析】當問法中出現增長最快/最慢、增長率/增速/增幅/降速時,考查增長率的計算或比較,本題考查比較增長率。我們從折線圖中可以看出,2008年低收入戶人均純收入與上年相比增長2009年低收入戶人均純收入與上年相比增長
2010年低收入戶人均純收入與上年相比增長
2011年低收入戶人均純收入與上年相比增長
通過比較可知,增長最快的是2010年,本題選擇C項。
例2
問題:2010-2014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最多的年份增長了多少元?( )
A.1934B.1058C.1889D.996
【答案】B【解析】當問法中出現增長最大/最小/最高/最低/最多/最少、增量/變化絕對值時,考查增長量的計算或比較。從圖中我們可以大致估算出相鄰兩年之間的差值,只有2011年較上年的增長量超過1000元,所以2010-2014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最多的年份就是2010年,增長量為6977-5919=10XX,本題選擇B項。
例3
問題:2012年我國碩士研究生畢業(yè)生人數較上一年增長了:( )
A.5.65萬人B.5.35萬人C.12.7%D.14.5%
【答案】D【解析】當問法中出現“比……增加/增長/增產/多/減少”+“單位”時,此題所求為增長量;當問法中出現“比……增長/減少/提高/降低”+“%”“百分之幾”時(注:沒有單位),此題所求為增長率。我們從表格中第二、三列可知,碩士研究生畢業(yè)生人數增長量為43.47-37.97=5.50萬人,故A、B錯誤,增長率為本題選擇D項。
相信大家通過上述的三道題目,已經能夠對增長量和增長率的問法有所了解,也學會了區(qū)分,建議大家在備考期間多多練習,真正掌握增長量與增長率在問法中的不同之處。
行測資料分析比重增長量做得慢怎么辦
比重是公務員考試行測中資料分析部分的常見題型,其中比重增長量的求解是行測資料分析的難點之一,且在公職考試當中經常作為提升整體難度的題型出現,雖然這個考點有固定的公式,但在比較、計算上仍然會浪費大量的時間。而實際上我們是可以根據選項的特征快速確定答案,從而幫助我們節(jié)省時間。接下來,就帶大家學習一下如何更快的解決比重增長量的問題。
何為比重增長量
比重增長量的計算其實就是求解現期比重比基期比重多或者少多少。比重是用百分數來表示的,故求解現期比重比基期比重多或者少多少直接用現期比重減去基期比重即可,結果讀作百分點。
常見提問方式兩種:與上年同期相比,2021年A占B的比重上升/下降幾個百分點?2021年A占B的比重比上年上升/下降幾個百分點?
常用公式
計算
通過上述的求解公式,我們發(fā)現比重增長量計算的列式還是比較復雜,記憶的時候容易出錯,而且計算量也相對較大,但是實際上我們可以根據選項的特征快速的確定答案,從而幫助我們節(jié)省時間。
第一步:則現期比重上升;
,則現期比重不變);
第二步:比重增長量的絕對值選擇比的??;
第三步:若剩余選項都比
應用
例1
2010年全國完成城鎮(zhèn)固定資產投資241415億元,同比增長24.5%,其中,第一、二、三產業(yè)分別完成3966億元、101048億元和136401億元,分別增長18.2%、23.2%和25.6%;而同期江蘇完成城鎮(zhèn)固定資產投資17419億元,增長22.1%,其中,第一、二、三產業(yè)分別完成55.2億元、8250.8億元和9113.0億元,分別增長22.5%、21.7%和22.4%。
問題:2010年江蘇城鎮(zhèn)固定資產投資占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比2009年( )
A.提高了5.5個百分點B.降低了0.14個百分點
C.降低了5.25個百分點D.提高了0.14個百分點
【答案】C【解析】在問法上,出現“2010年A占B的比重比2009年提高/降低了幾個百分點”的表述,本題考查比重增長量。這里的部分A為“江蘇城鎮(zhèn)固定資產投資”;整體B為“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直接代入公式:則比重下降,排除A、D;又因為
故選擇小于2.4個百分點的C選項。
例2
2017年上半年,全國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總診療人次達39.2億人次,同比提高1.9%。醫(yī)院16.4億人次,同比提高4.2%,其中:公立醫(yī)院14.2億人次,同比提高2.9%;民營醫(yī)院2.2億人次,同比提高14.1%。
問題:2017年上半年,民營醫(yī)院診療人次數占全國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總診療人次數的比重同比:( )
A.提高了0.6個百分點B.下降了0.6個百分點
C.提高了5.6個百分點D.下降了5.6個百分點
【答案】C【解析】在問法上,出現“2017年上半年A占B的比重同比提高/降低了幾個百分點”的表述,本題考查增長量比重。這里的部分A為“民營醫(yī)院診療人次數”;整體B為“全國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總診療人次數”。直接代入公式:則比重上升,排除B、D;
A、C都小于12.2判斷不了,因此觀察
只有A選項。
希望通過兩道題目的練習,大家能夠更快地找到比重增長量的求解方式。
行測資料分析倍數那些事兒
在行測資料分析的學習過程中,大家對于是幾倍并不陌生,但是出現倍數的“兄弟姐妹”——多幾倍與翻番時,總有小伙伴帶著一絲茫然。那今天,就帶大家深挖一下倍數那些事兒。
是幾倍與多幾倍
多幾倍與是幾倍關系挺明朗的,多幾倍就是在是幾倍的基礎上減1即可。即:多幾倍=是幾倍-1。
例1
請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1:2017年1月至12月市和縣殘疾人補助總額是鄉(xiāng)及鄉(xiāng)以下殘疾人補助金額的( )
A.4.3倍B.5.3倍C.3.7倍D.4.7倍
【答案】C【解析】由表格第三列可知,2017年1月至12月市和縣殘疾人補助總額是鄉(xiāng)及鄉(xiāng)以下殘疾人補助金額的倍,選擇最接近的C選項。
問題2:2017年1月至12月特別貧困的殘疾人補助金額比一般貧困的殘疾人補助金額多( )
A.2倍B.3倍C.4倍D.5倍
【答案】D【解析】由表格第三列可知,2017年1月至12月特別貧困的殘疾人補助金額比一般貧困的殘疾人補助金額多只有D項符合。故本題選D。
上面兩個問題就是關于是幾倍與多幾倍的一個練習。第2題大家也可以給每一個選項+1,相當于求是幾倍,只計算前面除法,這樣不用考慮小數點的位置,直接看有效數字即可。
倍數與翻番
A比B翻了n番等價于比如A比B翻了2番等價于
例2
請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2011年和2010年相比,我國經常項目人民幣結算金額大約:( )
A.翻了一番B.增長二倍C.翻了兩番D.增長四倍
【答案】C【解析】根據柱狀圖可知2011年的經常項目人民幣金額是2010年的相當于增長了三倍,翻了兩番,結合選項,選擇最符合的C選項。
除此之外,也可以將選項統(tǒng)一成是幾倍,統(tǒng)一之后,A為2倍;B為3倍;C為4倍;D為5倍。再根據柱狀圖可計算出2011年的經常項目人民幣金額是2010年的結合統(tǒng)一之后的選項,選擇C即可。
通過以上的幾道題,大家發(fā)現多幾倍也好,翻番也好,都是在是幾倍的基礎上進一步計算。所以如果問多幾倍或者翻幾番,大家都可以轉換成求是幾倍。